中新社北京七月十九日电 (记者 孙自法)未来五年,中国将空间科学目标锁定在空间天文和太阳物理、日地空间物理、太阳系探测和研究、微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等五大领域,主要内容包括将自主研制发射天文卫星、围绕“夸父”项目概念开展预先研究等诸多方面。
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博士向正在华举行的第三十六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提交了《中国“十一五”空间科学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二○○六年至二○一○年中国空间科学的五大具体发展目标:
——空间天文和太阳物理领域。观测研究太阳和黑洞,增加对恒星演化及宇宙演化过程的了解;开展对各种尺度和层次的天体的多波段空间天文观测研究;通过自主研制发射天文卫星,在天文学观测的某些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日地空间物理领域。理解日地空间的空间天气的发生和发展,力争在日地空间连锁变化过程的整体行为探测上取得重大进展,建立符合实际的空间天气预报模式,为建立保障航天、通讯和国家安全的空间天气保障体系提供科学基础;在“双星”计划基础上,围绕“夸父”项目概念开展预先研究,尽快完善中国自主的空间物理和空间环境探测卫星计划。
——太阳系探测和研究领域。开展月球资源分布规律及月球资源利用的研究;通过地球与其他行星的比较研究,从不同角度认识地球空间环境和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形成和演化规律;进行类地行星科学,特别是地-月系科学研究;在环月探测基础上,积极进行月球探测和以火星为主线的深空探测规划,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合作。
——微重力科学领域将紧密结合国家科技战略目标和载人航天的关键问题,促进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技术的发展以及引力理论、生命科学等的基础研究,尽早发射第一颗卫星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卫星。
——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继续利用返回式卫星资源,发展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实验平台系列,加强其研究基地建设,并继续争取一切可能的国内外空间实验机会,精选一批基础好、显示度高、具有原创性的重大课题开展研究。
孙来燕表示,中国发展空间科学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有优先支持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自主创新项目;所有空间科学项目遴选建立相应合理机制、引入公平竞争;鼓励和支持中国发起的空间科学项目吸收其他国家参加,以及中国科学家以不同形式参加国际空间科学项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