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七月三十日电 题:两岸专家上海热议:医疗合作“瓶颈”亟待突破
中新社记者 许晓青
两岸医学界恢复学术互访已有十多年,大陆方面也于今年早些时候公布“十五项惠及台胞的政策措施”,就医疗服务释出善意,不过更深层面的两岸医疗合作目前尚无突破性进展!捌烤薄本烤购卧冢勘局苣,来自海峡两岸的知名医学教授、执业医师、医保制度专家四十多人应台盟上海市委邀请与台商面对面,一同热议寻求突破的可能性。
台商“隔岸健!庇械惴
台商王台宝说:“我太太有一次生病花了一万多人民币,回台湾找健保部门报销前,我们准备了十多种证明文件和单据,幸好大陆这家医院相当权威,提供的资料齐全,最后报销了九成!”
根据大陆的最新政策,“为台胞提供符合回台核退费用要求的医疗文书”是开辟台胞就医“绿色通道”的重要环节。作为受益者,王台宝称,大宗的报销已无问题,但回台办理手续的整个流程仍比较繁琐,为了避免纷扰,家人的小病花费基本还是自掏腰包。
对此,台湾知名医学专家郑文韶教授认为,台商为两岸经济贡献良多,两岸应共同努力减轻台商“隔岸”享受健保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上海医学会常务副会长朱炎苗建议,不妨从上海开始试点开展台商定点“健!比现ぃ桨缎置鞒鲆惶妆曜,切实方便台商。
台资医院“钱进”大陆难?
已在上海主持一家民营诊所的台湾医师葛建埔坦言,来大陆五年了,但对台资医院的前景还存在一些困惑。在他看来,综合性大型台资医院投资回报周期长、成本高,而小型的民营诊所则需面对复杂的手续和行政“关卡”,加之两岸尚未直航,聘请短期往来两岸的医师,中途耗费成本更高。
对此,台盟上海市委主委、医学专家石四箴表示,两岸医疗行业的执业标准各有不同,细到消毒、麻醉亦有差别,台湾医师来大陆后,容易产生各种困惑。她说,台盟乐意为台湾医师答疑解惑,并建议设立定期沟通机制。
台商盼“乡亲医师”多来大陆
沪上民营牙科诊所医师代表刘泓虎教授称,目前上海的牙医与常住人口比,大约为一比七千五百,如此供不应求的医疗市场,自然吸引众多台湾医生前来。
据介绍,符合条件的台胞目前已可在大陆申请执业注册和短期行医。对此,台商们纷纷表示,希望能在大陆看到更多的“乡亲医师”。台商李广仁表示,台湾医师来大陆发展,有望成为台商事业的后盾,因为在就医时大家会有一种见到乡亲的亲切感,即使生病,心情也容易放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