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迪士尼确定落户上海无悬念 担纲经济新引擎之一 中新社发 宋学海 摄
八月三十一日,正在香港访问的奥运金牌运动员,分別到迪士尼乐园及海洋公园参观游览。图为奥运金牌选手向热情的香港市民挥手致意。 中新社发 张勤 摄
|
漫画:迪士尼确定落户上海无悬念 担纲经济新引擎之一 中新社发 宋学海 摄
八月三十一日,正在香港访问的奥运金牌运动员,分別到迪士尼乐园及海洋公园参观游览。图为奥运金牌选手向热情的香港市民挥手致意。 中新社发 张勤 摄
|
中新网11月21日电 香港《明报》11月21日发表社评指出,内地传媒昨日再次传出迪斯尼落户上海的消息,前日亦有报道指香港迪斯尼与特区政府商讨扩建计划有进展,特区政府毋须现金注资,但要将已有借贷变成资本。香港迪斯尼开幕后负面消息不断,港人已对政府再注资有极大保留,如今这个“贷款变资本”的方案,极可能等同“变相注资”,如果属实,而迪斯尼又不答应修改当年尤如“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特区政府绝不应接受这个方案。
社评摘录如下:
迪斯尼会否落户上海,消息缠绕香港经年,昨日《上海证券报》报道,迪斯尼项目已定于浦东川沙和南汇交界黄楼区域,与浦东机场仅数十分钟车程,又指在上海过境旅客可享受48小时免签旅游。报道更称传因金融海啸影响,迪斯尼在价格方面让步。上海官方不肯证实有关报道,特区政府亦没有实质响应。
至于开幕已3年的香港迪斯尼,一直与特区政府商讨扩建的融资安排,政府是否需要注资,注资后分帐的条款如何,仍未定案。
根据原本合约,当年政府出资逾224.5亿元,换来57%股权,但华特迪斯尼只投资24.5亿元,股权却占43%,不少人早已视之为“不平等条约”,但基于当年香港经济极差,寄望迪斯尼乐园能吸引旅客,带旺经济,公众无奈接受了。但乐园开幕后极不透明,不单拒绝公开营运数据,连乐园面积有多大、入场人数多少,一概拒绝公布。后来乐园入场人数未如理想,连续两年亏蚀,公众开始对政府注资扩建的计划大有保留。去年12月,时任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长的马时亨提出考虑注资的两大条件,指迪斯尼必须“改善营运效率”及“交代内地发展策略”,再由政府重新评估扩建工程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后,才考虑申请拨款。
事件的最新进展是,本报前日报道,乐园计划利用园内未用尽的其中8公顷土地,增辟3个新主题区,涉及至少数十亿元,计划中政府毋须额外注资,但若要维持股权比例,则要将现有的借贷变成资本。消息又指出,若方案在明年初落实,工程可望明年中上马,实时创造数千个建造业职位云云。
这个声称“毋须注资”的计划,实在“疑点重重”。
首先,计划的详细内容虽然未公布,但按一般理解,借贷与资本大有分别。借贷必须归还,其间还须付利息,但转成资本就代表这笔钱已变成投资,不会归还,只是按利润分帐。这个安排,就等于向别人借钱,但随后向对方说:“钱不归还了,就当作你入股我的公司吧!”
这项安排看来经过精心计算,表面上把公币由“左袋转右袋”,令公众错觉毋须再付钞,以图较易获得公众接受,但说穿了根本是变相的政府直接出资。分别只在于,不涉及新的拨款申请,故可绕过立法会审批,毋须把帐目及营运数据交由立法会议员审议,更可逃过公众舆论的监察。
如果我们的理解没错,这个计划尤如“偷天换日”,等于要由市民付钞与迪斯尼“夹钱”扩展,相信公众不轻易接受。
我们认为,马时亨去年底提出迪斯尼必须“改善营运效率”及“交代内地发展策略”的两大条件,政府必须坚持。如今上海再次传出消息,特区政府与迪斯尼商讨时,必须要求迪斯尼交代清楚,中央及上海政府也应留意,与迪斯尼商讨时不应轻言退让,以免迪斯尼可以“上下其手”,从中获利。事实上,当中国境内多了一个迪斯尼乐园,肯定会影响香港的乐园,只是大家不知幅度如何而已,因此很难说上海建园与香港迪斯尼的扩建无关。
若要再注资迪斯尼,我们深信香港社会的共识是,如果不改变当年“不平等条约”内的具体条款,政府就不应注资。当时香港经济水深火热,政府才会“上当”。如今香港经济同样水深火热,扩展计划又以“可立即创造就业”作招徕,表面看来十分吸引,但现实情况是,迪斯尼母公司比香港经济更水深火热。
金融危机重挫美国消费意欲,令美国娱乐业的前景饱受打击,美国迪斯尼公司两星期前公布,第四财季盈利为7.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8.77亿美元倒退了13%,主要是与雷曼坏帐、电影制作部分开支增加、主题公园酒店订房数目大幅减少,以及电影收入减少有关。迪斯尼又表示,主题公园的入场人数,在本季虽只轻微下跌1%,但2009年首两个财季的酒店预订数目,较08年大跌近10%。消息公布后股价一度大跌。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迪斯尼乐园的业绩却有改善,香港迪斯尼乐园发言人说,尽管上个财政年度(07年10月至08年9月)受内地雪灾及香港台风、连场豪雨等恶劣天气影响,乐园仍录得稳健增长。由此可见,在金融海啸冲击下,香港反而在谈判桌上占有较多筹码,因此,政府与迪斯尼商讨扩展计划时,必须借机要求迪斯尼取消过去的“不平等条约”,否则连“借贷转资本”的计划也不应接受。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