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22日电 最近台湾岛内的各个产业其实面临到比较大的竞争力问题,传统产业也是如此,文化创意产业其实也有这样的现象,特别是岛内的的“木雕产业”更是面临挑战,它们只有在转型后才能生存。
据台湾TVBS报道,谈到木雕,大家会想到的是苗栗县的三义这个地方,一直是岛内木雕的重镇,同样的也面临其它地方的竞争。至于怎么个竞争法?木雕这种东西,它并不是所谓的民生必需用品,主要是雕刻神像,而比较多就是艺术品,但艺术品,它偏偏又很容易复制模仿,所以当其它地方的成品以低价来取胜的时候,这时候台湾的木雕师父,要怎样能够创造出,独特的台湾木雕作品,变成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接下来出场的一位年轻的师父林进昌,他面对不景气的压力却能够同时保有艺术家的身份,又能够兼顾温饱,他是怎么找到出路的呢?
在一个幽静民舍中,传来刻木头的声音,有没有听到山中的民宿,传来叩叩叩的声音,一手持槌,一手拿刀的是林进昌,作木雕就这么叩叩叩,坚持了20年。
林进昌:我从小对木头就很喜欢,我在想如果我没有做雕刻,我可能也会去做木工,就是做家具,或什么其它东西,我觉得我对木头就是很喜欢,第一是香味吧,第二就是我觉得木头,对一般人来讲,操作容易啦,因为它软,如果木工来讲,锯子或刀都可以加工处理,其它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比方说铁或什么!
莫名地喜欢木头,让林进昌这个艋舺孩子,跟木头结下了不解之缘,20年前跟万华木雕师父学雕神像,底子就是在那个时候打下来的,也因为一开始入门就雕神像,让林进昌对木雕的神韵、表情、姿态,特别有感觉。
每下一刀,雷神的肌理就更为清楚,再下一刀,威武的脸部线条就更为犀利,豪迈地用上电动钻头,越大胆,雷神的颈部线条就越有力,只是待在万华雕神像,已经无法满足林进昌,他要得更多,所以他来到苗栗三义这个台湾木雕的宝地。
三义这个下着雨起着雾的山里,是林进昌的落脚处,他买了块地开了间民宿,20年来的创作作品就静静的放在这里,与灵山云雾交融。
林进昌:“目前我觉得比较庆幸的是,目前这样运作的状况,我觉得还算稳定,就是我如果完全靠木雕不行,完全靠民宿可能也不太行,那但是我木雕、民宿,还有DIY这样加起来,我觉得还可以啦!生活还过得去,而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对我来讲,我就已经觉得算很满足了!
林进昌喜欢这样小小的满足,也因为这样的特质,让他的作品充满了浓浓的人文关怀,10年前的作品,成了木雕界的经典之一,而这件作品,现在已经不在他身边,林进昌自己要看,甚至还得舟车劳顿一番,下山来到在三义市区里的木雕博物馆。
林进昌10年前拿下第一届“裕隆木雕金质奖”首奖的作品“抢救”,一直长期珍藏在木雕博物馆内让民众欣赏。林进昌:“这个作品,应该算是我初期在转型,从神像开始转到写实人物方面的作品,那个时候,我只是想要摆脱神像的味道,像脸部啊,我尽量是用朝比较写实的手法去表现。”
消防队员背着孱弱的老阿嬷,企图从鬼门关前抢回一线生机,老阿嬷昏厥无力,双手垂落,将生命的重量信任地交付在消防员肩上,而消防员眼睛瞪大,直视前方,救命的路唯恐残酷的地狱火舌袭卷追来,脚底的圈圈,就像是一步步重重踏在水渍上的波纹,汗水彷佛从额头滴下。
[1] [2] [下一页]